但是在重壓之下,已經有一大批開發商扛不住了。
就在今天(3月24日)上午10點,南京溧水區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正式宣告流拍,這座江蘇首個會展工業場館,曾成功舉辦過多個大型展會,如今在華夏幸福陷入危機的大背景下,也難逃流拍的命運。
慘遭流拍!5.6億易主失!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未來怎么走?
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位于全國首個會展小鎮—南京空港會展小鎮的核心區,是江蘇首個會展工業場館。
項目核心區面積2.37平方公里,核心區內規劃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包括室內外凈展面積20萬平方米的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會議面積3萬平方米的會議中心。
同時,這里還配套建設生態公園、健身步道、劇院及演藝中心、科技館及博物館、藝術展示及活動中心、濱水商業及文創設施、主題餐飲及特色酒店群、創意設計廣場、商業辦公及孵化基地、國際交流中心、康養中心等。
毫不夸張的說,這一個會展中心就是一座城。
會展中心實景圖
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還規劃建設江蘇最大的會議中心,建筑面積達6.2萬平方米,擁有5500㎡無柱式主會議廳,配備16路同聲傳譯與頂級會議視聽設備,打造絕佳會議體驗;各種不同規格、功能齊全的中小型會議室30間,可滿足大、中、小型各類會議或活動的使用需求。
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在配套設施上也做足功課,餐飲區、會議室、信息中心、商務中心、媒體中心、展商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此外區域內配套酒店群2000間以上,停車位8000個以上。
自2020年5月開館以來,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已經相繼成功舉辦了第十屆中外會展項目合作洽談會等多場大型品牌展會活動。
可以說,這里是溧水的新地標,也是南京向南發展的新核心區,但是誰都沒想到,距離開館僅過去 3 年時間,這個場館就以超 5.6 億元的底價進行司法拍賣。
據拍賣頁面顯示,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的宗地面積為79163.68平方米,建筑面積合計為 71654.01平方米。此次拍賣的不動產包括房屋所有權及其所占用的國有出讓文體娛樂用地土地使用權,剩余使用年期還有45年。
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的市場評估價為8.038億元,拍賣底價較市場評估價打了七折,定為 5.6266億元,可惜最終流拍。
陷入債務危機!華夏幸福暴雷,空港國際博覽中心遭致命一擊
據企查查資料顯示,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所有權人是南京空港會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此次拍賣與南京空港會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未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有關。
南京空港會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注冊資本 2 億元。雖然企業仍然是存續狀態,但目前被執行總金額已經超過 2.49 億元,公司也有143條自身風險以及178個司法案件。
另一方面,南京空港會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隸屬于河北省龍頭房地產企業華夏幸;鶚I股份有限公司,是其子公司之一。在 2020 年三季度,華夏幸;鶚I股份有限公司也陷入危機,并在 2021 年 2 月初,正式承認債務違約。
對華夏幸福危機的起因,外界眾說紛壇,主流說法有兩個:一是房企“三道紅線“政策,二是失去平安支持,加上2017年以來環京樓市下行,發生流動性危機已難避免。
但不管怎么說,這都對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除了華夏幸福,全國百強房企也不乏多家屢遭困境。比如協信遠創。
據公司2020年報披露、遠東資信整理,截至2021年5月25日,公司及子公司發生債務逾期涉及本息金額88.41億元?梢,協信遠創資不償債的情況已然成為事實,這個全國百強房企已走到盡頭。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信息,亞洲旅宿大數據研究院統計發現,近三年申請破產的房企呈上升趨勢:
2019年377家房企申請破產;
2020年470家房企申請破產;
2021年340家房企申請破產;
2022年截至11月已有320家房企申請破產。
這兩年因政策、疫情、市場等各種情況的影響,房企的生存壓力遠比想象的艱難,一些小型房企,面對市場帶來的高壓力,資金周轉能力弱,最容易“扛不住”。
政府大力支持,開發商處境越來越好!房企仍需用心經營
現在房地產市場冷熱不均,調控嚴厲,開發商融資也比較困難。早年就有業內人士預言,基于房地產業高質量轉型要求和開發總量降低的趨勢,房地產開發企業必然會有一個大幅度減量萎縮的過程。
近年來,一些大中房企也沒能逃脫,因資金鏈斷裂,以出售項目或股權的方式求生存,如泰禾、福晟、新湖中寶、三盛宏業等。
這使得,開發商在拿地時顯得尤其謹慎,從去年南京全市涉及住宅類土地拿地房企就可看出,黑天鵝之下,拿地的要么是頭部房企,要么是國資兜底。
不過好在,進入2023年以后,隨著政府干預,監管資金落實,越來越多的爛尾樓盤起死回生,開發商也得到緊急輸血。在今年的首場土拍中,就有4幅地塊觸頂,偉星等民企也出手拿地。
在項目出現問題后,相關部門及時干預,多數都能找到下家接手,鮮有暴雷危機,住宅工地施工大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是城市發展的底氣,也是業主與買房人的信心。
雖然開發商的處境正在慢慢變好,但接下來,房企數量仍會繼續減少,真正有資本有口碑的房企,才能活下來。
而對于購房者來說,盡量選擇大品牌房企開發的項目,是比較保穩的做法,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除了板塊自帶的價值預期,用心經營、穩健經營,才能走的更加長遠。